【节气养生】寒露已至,万物萧落,阴阳平衡,应时而使

时间:2024-10-09 来源:敦化视界

寒露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,这一时节气候从凉爽逐渐转寒,白露后晨起时已可看到露水,到寒露时露水更多,且早晚温差更为显著,秋高气爽。由于寒露的到来,气候由热转寒,万物随寒气增长,逐渐萧落,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,在自然界中,阴阳之气开始转变,阳气渐退,阴气渐生,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,以确保体内的生理(阴阳)平衡。在这个节气养生应注意以下几点:

一、足部保暖,调养情志

谚云:“白露身不露,寒露脚不露。”这句谚语提醒大家:白露节气一过,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;寒露节气一过,应注重足部保暖,不要继续穿凉鞋了。寒露以后,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,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,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,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强,因此要采取综合措施,积极预防感冒。还要科学调理饮食,改善居室环境,避免烟尘污染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、新鲜。由于气候逐渐变冷,日照减少,风起叶落,易引起人们的情绪不稳定,凄凉或忧郁之感。因此要注意培养乐观豁达的情绪,要保持良好的心态,因势利导,宣泄积郁之情,培养乐观豁达之心也是养生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。


二、作息规律,克服秋乏

进入秋季后,人们身体出汗明显减少,人的机体也进入休整阶段,水盐代谢功能开始恢复平衡,消化系统功能也日渐正常,然而此时人们的身体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疲惫感,这就是人们常说的“秋乏”。克服“秋乏”应该从调节人体节律入手,在日常起居作息上作针对性的合理调整,如:睡眠要充足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。宜早卧早起,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,早起则顺应阳气的舒达。

三、秋冬养阴,运动有序

中医有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的说法。秋冬之时,万物敛藏,养生者宜顺时而养,须护藏阴精,使精气内聚,以润养五脏,故秋季时节应该注意保养体内之阴气。当气候变冷时,正是人体阳气收敛,阴精潜藏于内之时,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。此时阳光的热量也不再像春夏那么充足,寒露养生要遵照大自然的规律。

此时节我国北方已呈现深秋景象,由于阴天较少、晴天较多,素有秋高气爽之称,可增加户外活动、加强锻炼、增强体质,同时应注意保暖、及时添衣、预防感冒。寒露之后降温幅度会增加,昼夜温差也会加大,这个时候对大多数人来说,尤其是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和孩子,已经不适合进行所谓“秋冻锻炼”,否则很容易着凉患病。散步登山望远可以缓解抑郁心情,但要注意安全,控制运动量,不应勉强。健身活动可按自身情况选择太极拳、五禽戏、易筋经等。


四、饮食平补,避免辛辣

此时养生强调“秋冬养阴”,气候变冷,正是人体阳气收敛,阴精潜藏于内之时,应以保持阴精为主。肺在五行中属金,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,此时燥邪易侵犯人体,耗伤肺阴,出现咽干、鼻燥、皮肤干燥等秋燥症状,故饮食调养应滋阴润燥,宜用甘润平和之品“平补”,可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,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,适当多食甘、淡,滋润的食品,既可补脾胃,又能养肺润肠,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。秋燥时节,还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,否则易伤人体阴精。(邓思达)


初审:王杰

复审:刘艳

终审:贺晓

总监制:张世禹

来 源:敦化市中医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