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脘痛,在中医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,也被称为“胃痛”。主要是指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的疼痛症状。胃脘痛的病位在胃,多由饮食不节,嗜食生冷,或忧思烦恼怒等因所致气机不畅,从而导致胃的病变。然胃之受纳,腐熟及消化功能,又要依赖于脾气的运化,肝气的疏泄,与肾阳的温煦,故胃脘痛一症也与脾、肝、肾的病变有关。如果您经常被胃脘痛困扰,那么下面这些科普小知识能够给您帮助:
一、病因
胃脘痛的病因多种多样,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1.饮食因素:饮食不规律、暴饮暴食、长期食用辛辣、生冷或刺激性食物,都可能对胃黏膜造成损伤,引发胃脘痛。其次,饮酒过多也是导致胃脘痛的一个重要原因,酒精会对胃黏膜产生直接刺激,引起疼痛。
2.情志因素:长期的精神紧张、压力过大、焦虑等情绪问题,可能通过神经系统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,导致胃脘痛。
3.外感寒邪:腹部受寒,如大量饮用冰镇饮料、穿着单薄等,可能导致胃脘部肌肉痉挛,出现疼痛。
4.疾病因素:胃部疾病如胃炎、胃溃疡、十二指肠溃疡、胃癌等,都是导致胃脘痛的常见原因。胆囊炎、胰腺炎等肝胆胰系统疾病,以及心肺疾病等,也可能通过神经传导引起胃脘部疼痛。
二、症状
胃脘痛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的疼痛或不适感,可能伴随以下症状:隐痛、胀痛、灼痛、绞痛、剧痛等不同程度的疼痛。疼痛部位主要在上腹部,即剑突下的胃脘部位,可能涉及上腹部、中上腹、正中上腹部或偏右处。
打嗝、泛酸、烧心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,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腹胀、消化不良、腹泻或便秘。疼痛可能放射至胸部,引起胸闷感。
食欲减退、食量减少、口臭、乏力、贫血等全身症状。疼痛可能与饮食有关,表现为节律性疼痛,如空腹时疼痛(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)或餐后疼痛(多见于胃溃疡)。
三、治疗
对于胃脘痛的治疗,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:
1.药物治疗:使用胃黏膜保护剂、抑酸剂等药物,如奥美拉唑、兰索拉唑等,以缓解胃痛症状。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抗生素、抗炎药物等进行治疗,如甲硝唑、四环素等(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)。
2.中医治疗:中医认为胃脘痛多由肝胃不和、脾胃虚弱等原因引起,可采用针灸、按摩等方法进行调理。中药如附子理中丸、小建中颗粒、养胃舒胶囊等,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3.生活方式调整: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,规律饮食,避免暴饮暴食和辛辣刺激性食物。戒烟酒,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,适当参加体育锻炼,增强体质,保持心情舒畅。
四、注意事项
1.及时就医:如果出现胃脘痛症状,建议及时就医,通过胃镜等相关检查明确病因,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。
2.避免误诊:由于胃脘痛的原因多种多样,需要仔细鉴别和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,避免误诊和漏诊。
3.定期复查:对于已经确诊的胃部疾病患者,需要定期复查,以监测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(心血管病科)
初 审:王 杰
复 审:刘 艳
终 审:贺 晓
总监制:张世禹
来 源:敦化市中医院